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十二部分 凡训蒙,须讲究。详训诂,明句读。 【解释】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,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,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,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。 【启示】人们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必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十一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十一部分 礼乐射,御书数。古六艺,今不具。 【解释】礼法、音乐、射箭、驾车、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,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。 【启示】社会的不断发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十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十部分 父子恩,夫妇从。兄则友,弟则恭。 【解释】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,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,哥哥对弟弟要友爱,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。 〖启示〗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,和睦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九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九部分 匏土革,木石金。丝与竹,乃八音。 【解释】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,分为八种,即匏瓜、粘土、皮革、木块、石头、金属、丝线与竹子,称为“八音”。 【启示】音乐可陶冶人的情怀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八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八部分 曰喜怒,曰哀惧。爱恶欲,七情俱。 【解释】高兴叫作喜,生气叫作哀,害怕叫作惧,心里喜欢叫爱,讨厌叫恶,内心很贪恋叫作欲,合起来叫七情。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。 【启示】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七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七部分 地所生,有草木。此植物,遍水陆。 【解释】除了人类,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,这些属于植物,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。 【启示】人类所食用的“五谷杂粮”就属于植物。人类的生存有赖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六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六部分 曰江河,曰淮济。此四渎,水之纪。 【解释】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,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、黄河、淮河和济水,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。 【启示】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,全长五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五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五部分 曰水火,木金土。此五行,本乎数。 【解释】至于说到“五行”,那就是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,是根据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四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四部分 三才者,天地人。三光者,日月星。 【解释】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,如什么叫“三才”?三才指的是天、地、人三个方面。什么叫“三光呢?三光就是太阳、月亮、星星。 【启示】人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三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三部分 香九龄,能温席。孝于亲,所当执。 【解释】东汉人黄香,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,替父亲暖被窝。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。 【启示】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,这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二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二部分 养不教,父之过。教不严,师之惰。 【解释】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,而不好好教育,是父亲的过错。只是教育,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。 【启示】严师出高徒,严格的教育是通往成...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一部分
《三字经》分段教读第一部分 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。 【解释】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,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,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,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。 【启示】人生下来原本都...
一年级语文上册-我上学了(P2-P5)
我上学了
一年级语文上册-识字1: 天地人(P6)
识字1:天地人
一年级语文上册-识字2: 金木水火土(P7-P8)
识字2:金木水火土
一年级语文上册-识字3: 口耳目(P9-P10)
识字3:口耳目
一年级语文上册-识字4:日月水火(P11-P12)
识字4:日月水火
一年级语文上册-识字5:对韵歌(P13)
识字5:对韵歌
一年级语文上册-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:一片两片(P15)
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:一片两片
一年级语文上册-语文园地一 日积月累:咏鹅(P16)
语文园地一 日积月累:咏鹅
一年级语文上册-汉语拼音1:a o e (P20-P21)
汉语拼音1:a o e
一年级语文上册-汉语拼音2:i u ü (P22-P23)
汉语拼音2:i u ü
一年级语文上册-汉语拼音3:b p m f (P24-P25)
汉语拼音3:b p m f
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