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正月是农历的元月,古人称夜为“宵”,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,也是一元复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们对此加以庆祝,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,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,人们要点起彩灯庆贺。出门赏月、燃灯放焰、喜猜灯谜,对对联、共吃元宵,合家团聚、同庆佳节,其乐融融。
绘本作者
王早早/文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黄驰衡/图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《中国记忆·元宵节》正文
元宵节晚上,樱桃跟着妈妈去镇上看花灯。路上,樱桃问妈妈,“妈妈,为什么正月十五要闹元宵?”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“正月就是元月,古人把夜叫宵。而这个月的农历十五日,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夜晚,所以正月十五就叫元宵节。”妈妈耐心地解释着。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说起闹元宵,还有一段历史传说呢。相传,汉高祖刘邦死后,吕后的儿子做了汉惠帝。汉惠帝生性懦弱,大权渐渐落到了吕后手中。惠帝病死以后,吕后独揽朝政,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,朝中老臣和刘氏宗室敢怒不敢言。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吕后病逝以后,吕氏家族在上将军吕禄家密谋作乱,想夺取刘氏江山。齐王刘襄为了保住刘氏江山,与开国老臣们一起设计除掉了吕禄,平定了诸吕之乱。大家拥立刘邦的儿子刘恒登基,称汉文帝。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文帝为纪念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,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,定为与民同乐日。从此,正月十五变成了一个普通同庆的民间节日——闹元宵。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说到元宵节,妈妈仿佛有说不完的话。其实,关于元宵节,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。相传,汉武帝有个宠臣叫东方朔。有一年冬天,东方朔到御花园给汉武帝摘梅花,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,要投井自杀,急忙上前救了她。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,家里有双亲和妹妹,双亲就是爸爸和妈妈的意思。名叫元宵的宫女,自打进宫以后,她就再也没有和家人见面了。她日夜思念家人,心想不能在父母面前尽孝,还不如不活了。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,非常同情,答应想办法让她和家人团聚。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一天,东方朔出宫。在长安城里摆了一个占卜摊,替人算命,不少人都向他占卜求卦。不料每个人得到的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签语,吓得大家惊慌失措。文章源自 三年一班有声绘本 https://www.3n1b.com三年一班-https://www.3n1b.com/14967.html
东方朔说,“正月十五傍晚,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火烧长安城,我把偈语给你们,你们可以让天子想想办法。”人们纷纷来找汉武帝,只见偈语上写着:长安在劫,火焚帝阙,十五天火,焰红宵夜。
汉武帝大惊,连忙请来了东方朔。东方朔说,“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儿,宫中的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?十五晚上,可以让元宵做好汤圆,再传令家家户户都做汤圆,一起供奉火神君,同时满城挂花灯,点鞭炮,放烟花,好像城里失了火,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。”
到了正月十五,长安城里张灯结彩,焰火通明。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元宵的妹妹进城观灯,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,惊喜地高喊,“元宵,元宵。”元宵听到喊声,忙跑出来,终于和家人团聚了。从此,每年正月十五,家家户户都会挂花灯,放焰火,做汤圆,供奉火神君。因为,宫女元宵做的汤圆最好,所以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,这天也成为元宵节。
一路讲着故事,樱桃和妈妈来到了镇上,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,街道两旁卖冰糖葫芦的,吹糖人儿的,卖棉花糖的,好不热闹!叫卖声,吆喝声,喊叫声,一声更比一声高!四座高台上正在上演对台戏,京剧、黄梅戏、秦琼、粤剧,一台比一台精彩。
舞龙场地上一条神奇的巨龙,在小伙子们的手中上下翻飞。龙头上双脚直立,二目圆睁,龙须飘飘,龙嘴中一个蓝色铜铃前后摆动,响个不停。舞狮场地上一个高大的狮子,在引狮人绣球的引导下,伴随着锣鼓声翻腾、跳跃、朝拜。一会儿窜上桌子,一会儿踩滚圆球,惊的观众大呼小叫。
再往前走,毛驴秧歌队格外引人注目,一群擦粉带花的大妈们身着红色夹袄,右手拿马鞭,左手持缰绳,为首的大妈还用扇子羞答答地遮住脸,活似一副逼真的骑驴回娘家。忽然,一股诱人的淡淡香味飘了过来。是元宵!一想到元宵,樱桃马上拉着妈妈一溜烟跑了过去,玫瑰馅、芝麻馅、豆沙馅、果仁馅、莲蓉馅、核桃仁馅,各种口味的元宵应有尽有。
一口散发着热气的大锅里,正煮着八宝小汤圆和冰橘汤圆。路两旁,一盏盏漂亮的花灯,不知什么时候亮了起来。四方的、八角的、花篮的、双鱼的、葫芦的,让人眼花缭乱。最吸引人的要数花灯上的灯谜呢。一加一打一字,答案是王。一家十一口打一字,答案是吉。此起彼落打一玩具,答案是跷跷板。碰到难题了,有面无口,有脚无手,听人讲话,陪人吃酒,打一日常用品。看着妈妈还在苦苦思索,樱桃笑着喊,“是桌子。”
突然,伴随一连串震天动地的咆哮,几个火球直冲云霄,随即化成千百道五色光火,点燃了整个小镇的上空。只见瀑布烟花从半空中飞流直下,牡丹烟花在空中亮出了五颜六色的花瓣,把小镇照得火树银花不夜天,也照得着大家心中暖暖和和儿的。
元宵节的其它起源
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“三元说”;上元,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。上元节的由来,《岁时杂记》记载说,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。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,七月十五为中元节,十月十五为下元节,合称“三元”。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说天官赐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,并以三元配三官,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,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,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。这样,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。南宋吴自牧在《梦粱录》中说:“正月十五日元夕节,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。”故上元节要燃灯。
源于佛教说。这种说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编的《社会风俗三百题》中:“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,《无量寿经》有‘无量火焰,照耀无极’说法。在佛教教义中,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。而且佛教经典中反复宣传:‘百千灯明忏悔罪’(《菩萨藏经》),‘为世灯明最福田’(《无量寿经》)。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。在佛教传说中,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。据《僧史略》载,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、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,即东土正月十五日,为纪念佛祖神变,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。东汉明帝时,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,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,并亲自到寺院张灯,以示礼佛。自此以后,元宵灯便蔚然成风。”
绘本点评
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,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,希望减轻虫害,祈祷获得好收成。直到今天,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,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。隋、唐、宋以来,更是盛极一时。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,从昏达旦,至晦而罢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,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,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